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6|回复: 2

[安溪新闻] 安溪龙涓深山古寺珍藏文物 清代辇轿闻名遐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辇轿工艺精湛,构思巧妙

本报讯 (记者罗剑生 通讯员洪金示文/图)在地处深山的安溪县龙涓乡凤山岩寺,珍藏着五架清代乾隆年间的辇轿,这些辇轿工艺精湛,构思巧妙,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被当地村民奉若珍宝,平时不轻易示人。

一个美丽的传说

根据石碑上的记载,凤山岩位于龙涓乡内灶村,始建于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当地陈氏扩建岩寺。“文革”期间,岩寺被毁。1984年,内灶信众集资,依原址原向复建山岩。

凤山岩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正殿悬山顶,岩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式,抬梁架,雕花塑草,飞檐凌空,雄伟壮观。岩内主祀南海真宗、观音菩萨。岩中有“不老凤山观自在,长流马水活如来”“凤山古刹灵光灿,内灶观音甘露香”等多副楹联,颂扬岩地胜境及神明显赫。

凤山岩奉祀南海观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宋咸平年间,南海香山紫竹林高僧妙觉长老随奉“南海佛祖”神像,游览至内灶凤山山脉,见山峰毓秀,山泉长流,两边岗峦起伏,相互映照,形似“飞凤朝天”之胜境。于是,他广募资金在“凤椎”圣地创建凤山岩。

五架辇轿工艺精湛

凤山岩珍藏着不少明清文物。据寺中老人陈建斌介绍,最有价值的要数保存完好的清代五架辇轿,其工艺精湛,构思巧妙,是闻名遐迩的珍贵文物。自清朝乾隆年间起,村民为庆祝观音佛祖诞辰,先后筹资雕刻了五架鎏金辇轿,安放在凤山岩内,只有活动的时候才被抬出巡游。五架辇轿中,一架“八角轿”,其余四架都是“四角轿”。

“八角辇轿”总高1.96米,周长3.43米,基座为木制四方框架,四只“狮踏鹿”背负四根主柱托住全辇,上下分九层,至第四层以八支龙柱为主干,以428粒拱斗承托上方,造就八角形状。外表由精细的木雕构成,中间城门四开。内容有骑马争战、公堂办案、孝子感天、名人传奇等历史典故。总计有人物526个、骏马88匹、蟠龙108条、狮子16只、凤凰、白鹤及鸾鹫46只,还有蝙蝠、飞鼠等飞禽走兽118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奇花异草鲜活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和研究价值。

曾经险被当柴烧掉

“‘文革’破四旧时,辇轿险些被烧掉。”陈建斌老人告诉记者,他父亲当时是乡镇供销社社员,听说这事后,急忙赶到现场阻拦,并向当时的乡书记汇报了这事,乡书记深知辇轿的价值,立即加以保护。之后,辇轿一直被藏在寺中,由于年代久远,有些雕刻坏了,2009年,村里找人重新修补。

除了五架辇轿外,凤山岩寺内还保存有铸于明宣德六年的古钟,每当钟声响起,空谷回荡,余音绕梁;此外还珍藏有24面清朝蜈蚣大旗,绣术精致,龙飞凤舞。每当迓神之际,大旗迎风招展,金光映日,雄伟壮观。而岩中历代珍藏的“南海真宗”、“悬崖西竺”、“慈航普济”、“慧眼慈心”、“真英灵”等牌匾,均极具神韵。

来源:泉州晚报
发表于 2012-8-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生长在龙涓这些还真不知道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