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4|回复: 0

[安溪新闻] 安溪商人回归创业掀起“回迁潮”茶企总部经济崛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段时间以来,中闽魏氏负责人魏贵林频繁奔走于泉州和安溪之间,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忙?他说,他准备将位于泉州的企业总部,搬回安溪

像魏贵林这样,忙着将企业总部回迁安溪的大有人在,形成一股“回迁潮”。截至目前,已有三和茶业、华祥苑等25家茶企入驻城东茶企总部区;该县已引进中航重科、盛世天和、英记贸易等企业总部或营销中心10家。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回归项目意向投资额达到380亿元。

“无可比拟的孕育土壤,回迁是必然的选择。”

这些日子以来,安溪的商圈,悄然发生了新变化。“能一起品茶、交流资讯的老板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感觉。这得益于1月份泉州民企“二次创业”大会之后,35家企业不约而同的总部回迁之举。曾经背井离乡、投奔他方的这些游子,或把总部迁回安溪,或在安溪投资大项目。

“安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具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茶叶品牌孕育土壤,回迁是必然的选择。”中闽魏氏总经理魏贵林这样解释自己将企业“连根拔回”的原因。总部“客居”泉州近十年、拥有100多家直营店的他,似乎早有先知,早在2005年就开始筹划总部回迁。

而最近正忙着装修新总部的泉州鑫恒兴服饰公司负责人林木贤则透露,他位于安溪县金融行政服务中心的新“老巢”,已经有了四五个知名品牌做邻居。安溪县金融行政服务中心招商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30家企业总部确定落户中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回归的本土品牌。

安溪回归经济的脚步,还可以追溯到更早。2007年,三和茶业转型关键期,公司负责人吴荣山计划将总部回迁,以汲取本土养分。这与当时安溪县委县政府启动的、旨在引导在外经济能人回乡创业的“回归创业工程”一拍即合。这几年,吴荣山陆续将企业生产、营销、研发总部迁回安溪。目前,公司成功转型,成为一家集茶叶产、制、销、研发、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5月,安溪县“回归创业工程”引入企业54家,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70541万元;同时,随着“引凤归巢”的深入,近两年,安溪县回归经济呈现井喷的现象。根据市统战部的数据,安溪县2010年以来回归项目意向投资额达到380亿元。

“回归经济”为产业升级、小城镇建设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位于安溪县湖头镇的三安光电蓝宝石衬底项目,弥补了泉州光电产业链的空缺,而带来这一项目的企业家,正是从湖头走出去的林秀成;著名的安溪籍企业家陈发树,也在湖头镇投资建设集商贸、办公、休闲、居住为一体的湖头新城商贸示范区……这些回归投资项目,对整个安溪推进城市化进程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仅有感情回报,还有更多的投资回报。”

7月,被誉为“总部经济新引擎”的安溪县金融行政服务中心封顶,同时推动企业总部回归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对外来企业(总部)以购买写字楼方式入驻中心的,自入驻之日起三年内,累计在安溪县境内上缴税额中地方级税收部分达到100万元的,奖励该企业100平方米的购房款;达到200万元的,奖励企业200平方米的购房款。依此类推,每增加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多奖励100平方米的购房款。

政府抛出的利好,在外安溪能人如数家珍。而安溪县委、县政府展现的诚意和努力,则不仅仅在于政策的优惠。

德远矿业的苏自来对此深有感触。在德远矿业筹备回归之时,企业用地每个环节的敲定都需要经过多级多个部门办理。让德远矿业没有想到的是,安溪县发改部门专门派出人员带着企业经办人四处奔走逐项办理手续,将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

联想起公司在异地进展缓慢的项目,苏自来不免喟叹:“衡量综合投资环境,还是在家乡好办事、效率高,而且政策的稳定性好。”他口中的政策稳定性,可以从2009年开始追溯。当年,安溪县连续推出了25条具体措施,从扶持企业、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打造优越的投资环境;2010年则设立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和项目报批服务中心,压缩审批流程,建立项目报批绿色通道,对投资超过300万元的项目实行“一条龙”的保姆式服务;今年一系列针对“回归经济”的服务政策更是连番出炉。


经过长久经营积淀而来的完善产业链配套,更是安溪的“地利”优势。“在一些不是以茶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想找到对口服务的物流、包装很难。”吴荣山这样描述异地发展的“水土不服”。企业外迁虽然能够暂时规避信息、人才等资源劣势,但因为转移地产业配套滞后,企业发展的综合成本比在安溪更高。

而日渐明朗的区位优势正在打破过去掣肘企业成长的瓶颈。根据福建省的大交通发展规划,今后几年,将有福广、厦沙、莆永三条高速公路从安溪境内穿过。可以说,现在的安溪,已全面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承东启西、通山达海”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借力泉、厦信息、人才、科研优势成为现实。 (刘紫燕 张晓斌)

(本文来源:人民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