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1|回复: 1

[安溪新闻] 台商故事 黄大展:安溪是我的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 (记者林钦固 李振辉)“茶叶就是要卖得让自己安心,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在位于中国茶都的“钱塘兴茶庄”,记者见到了台商黄大展。

黄大展来自台湾台南县,祖籍安溪。由于族谱流失,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数次往返海峡两岸,寻根谒祖。回安溪寻根,他看到茶叶生意大有可为,于是就留在安溪做起茶生意,这一做就是15年。

引进茶叶真空包装机

由于对投资环境不熟悉,创业初期,黄大展只是小打小闹,“摸着石子过河”。1997年,他与朋友合资在河滨南路开了家茶店,收购附近乡镇的茶叶,然后转手卖给自己的一些台湾客户。

随着销售量不断上升,小店开始供不应求。1998年,黄大展在龙涓乡钱塘村设点大量收购茶青,并聘请台湾制茶师傅批量生产铁观音。茶叶远销国内外,他在安溪慢慢站稳脚根。当时,安溪茶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茶叶包装还很粗糙,大多是用简易纸袋包装,保质的时间极短,而且容易吸附其它异味,影响茶的质量。

黄大展发现这个问题后,从台湾引进一台茶叶包装真空机,“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茶叶可以如此包装,周边的茶叶店都将茶叶拿到我店里包装。”黄大展介绍说,这项包装技术很快传开,机械厂还就此专门开发生产真空包装机,安溪茶叶的包装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推行生态清洁化生产 “台湾茶叶有着精耕细作的理念与完善的立体农业的模式,安溪山地资源丰富,两地可以优势互补。”2003年,黄大展在龙涓乡举溪村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建设一个生态茶叶基地,推行台湾生产管理技术,基地除加工安溪铁观音外,还加工台式乌龙茶、台湾冻项乌龙、金萱、翠玉等。

“由于推行生态清洁的生产,成本每年得增加五十万。”黄大展介绍说,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严格按清洁化生产,不让茶叶落地,叶面无残留、没灰尘。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但这样做的效应是客户对茶叶安全卫生放心,订单源源不断。”

黄大展说,现在安溪茶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许多茶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茶业合作社的茶叶质量稳定,今年,公司就和龙涓乡的举源茶业合作社合作,介入他们的茶叶销售、流通环节,实现互利共赢。”

“安溪人敢拼会赢,他们肯吃苦、有创新,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黄大展说,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他对安溪茶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去年,他在安溪买了房子,一家三代人在安溪其乐融融。他说:“安溪是我的根,一家人准备在这里长期发展下去”。
发表于 2011-6-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打酱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