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宋垚刻苦学习,报答母恩。
核心提示
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画板上的素描显得更加生动,像是在预示着安溪学子吴宋垚精彩的未来。二十年来,因爸爸常年在外,他与妈妈相依为命。争气的他一旦定下目标就拼尽全力去实现,为了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他立志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如今,他的梦想终于成真。
□泉州网-泉州晚报记者 石伟琴 张君琳 实习生 汤旗虹 王路加 文/图
姓名:吴宋垚
毕业学校:安溪沼涛中学
高考成绩:550分(专业分)+511分(文化分)
录取学校:清华大学设计学类(动画)专业
年幼懂事 深夜为母寻医
祖籍莆田的吴宋垚从小住在安溪县凤城镇。这些年来,爸爸总是在外为生计奔波,很少回家,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别人常说我陪了他二十年,其实是他陪了我二十年才对。”说起儿子的懂事,吴妈妈并非像别人一脸骄傲,而是充满了心酸。
吴妈妈清楚地记得,1996年9月的一天深夜,她突然肚子疼得很厉害。才两岁多的小宋垚看到她那么难受,立马提着手电筒出门,喃喃自语地说要去找医生。不放心儿子,她忍着疼痛跟在后面,走了一公里路后,诊所终于出现在眼前。小宋垚隔着门拼命叫喊,可由于年龄小声音不大,里面的人根本听不见。她上前想要带他回家,小宋垚却说要去其他地方叫医生。儿子的孝顺和乖巧让她感动了很久,至今还记忆犹新。
言传身教 “狠心”携子拾荒
上小学后,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小宋垚在哪儿上学,吴妈妈就将家安在哪儿,就在附近开一家杂货店。近年来由于身体不好,她也无法再经营店铺了。
“有一次他跟数学老师赌气,作业没有完成好,我就假装不让他念书,叫他背着书包去捡破烂。”一路上只要看到破烂瓶子,吴妈妈都让吴宋垚捡起来,捡完之后还带着他拿去卖,仅卖了两毛钱。吴妈妈让宋垚拿这些钱去买面条,由于钱不够,面条并未买成。
回家后,吴宋垚将这段经历写进日记:“又渴、又饿、又热,只卖了两毛钱,还不够买东西吃。”吴妈妈说,这次经历让吴宋垚印象深刻,“后来有个亲戚不爱读书,宋垚还写信给他,劝他多读书,说赚钱很辛苦。”
废寝忘食 要做就做最好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在吴宋垚的人生字典里,一直铭刻着这样一句话。“可能我的性格比较好强吧。就像学美术,我的目标就是考取全国最好的美术院校。”高一时,他除了上文化课时待在教室里外,其余时间都在画室里画画,午饭时连食堂都不去,“面包就可以填饱肚子。”曾经有一次,晚上七点多老师来到画室,发现他还在那画画,得知他还没吃晚饭,才把他“赶”去吃饭。
达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录取分数线后,吴宋垚说,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他一定要拿下文化考试,考取清华大学。“专业考试考完之后,我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念书。”如今,他总算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交上学费,顺利读完大学。
如果您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或者您想捐资助学,请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或发邮件至qzwbzx@163.com。
(泉州市慈善总会爱心账号)开户单位:泉州市慈善总会 账号:356052012 开户行:泉州银行丰泽支行,请在汇款单备注注明“助学”或者指定资助学生的姓名。
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