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也是一种开发。”在安溪白濑乡党委书记戴庆加看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乡镇,未来极有可能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自己谋一个重要席位。打好生态牌,这不仅仅是白濑乡的“炼金术”,紧邻白濑的剑斗镇同样摩拳擦掌。
有山有水有灵气。现在,你不一定能从这两个山水小乡镇的字典中找到许多跟经济直接挂钩的字眼,但借着山水优势,他们将为自己创造更大“福利”。
□记者 郭培明 刘倩
山
强化根基
保护也是一种开发
近日,车子从安溪高速路口驶出,不多时便绕上一条“白色腰带”。顺着它环抱青山的姿势,我们的车沿着晋江西溪,在植被茂密的夹岸公路上亦行亦赏。
山高谷深,林木丛生,每走一步都有绿意亲抚。这不是画卷,而是泉州的“后花园”——剑斗、白濑,两个被晋江西溪贯穿全境的安溪山区乡镇,此时正成为人们的目光聚焦地。
站在白濑乡村民老李的两层楼房,极目望去,两百米开外便是一整片青山。白濑乡面积64650亩,在安溪属于茶叶后发展地。该乡党委书记戴庆加告诉记者,2005年前后,白濑乡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大量树木被偷砍,森林被成片焚烧。经过近十年的整治和监管,如今白濑乡生态工艺林面积将超600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8.4%,如果算上国有林场,这个数字超过90%。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白濑乡的优势资源,在戴庆加看来,“保护就是开发”。未来,他的计划是将森林资源串成一条生态旅游线。“已规划获批的白濑省级森林公园,如能充分开发利用,必将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接下来,白濑还将认真组织实施《白濑乡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继续重视绿化工作,推进珍贵优良乡土树种种植,实现村村建有绿地公园。“高速开通后,泉州到白濑只需一个多小时。我们将把这里打造成泉州的‘后花园’,呼吸的疗养室。”戴庆加告诉记者。
山青水秀不仅仅是老李和他的邻居们独享的幸福。事实上,近则白濑、剑斗两个乡镇,远至几十公里外的安溪县城,泉州市区,所有人都能从山中领取“福利”。印度的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价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如果算上产氧、降污、涵养水源等综合生态效益,它的价值是20万美元。
“坐拥自然禀赋可以成为谈资,惟有创造更多的绿色‘福利’才算得上是资本。”一位林业专家评论称。
水
打通脉络
一条溪水串联11个景点
剑斗,紧邻白濑一个山水小镇,除了拥有山川优势,该镇还在谋划一部因水而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格局,为剑斗的生态旅游线路的打造提供了可能和动力。
抓住水源,聚满财富。借着溪水优势,云溪村迈开了生态游的第一步。
从剑斗镇政府驱车,不到十分钟便能到达云溪村。云溪从永春顺流而下,贯穿整个村庄,村子因此而得名。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村里还有500多亩的生态林,1200亩的原始森林和6000多亩的经济林。有山、有水、有林,如何将这些生态景观单元勾连,形成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这是剑斗镇政府和云溪村村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云溪的水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有基础,就待开发。”站在云溪边,剑斗镇党委书记杨龙文满眼期待地看着这片即将发光的宝地。顺着云溪,村党委书记郑明生的脸上也勾出了转弯道一样的弧线。未来的美景一一呈现于眼前:沿着溪水,一路过来会看到一个溪中小岛,人称“桃花岛”,花花世界醉迷人;然后是一个五级生态湖,可悠闲垂钓;再往前还有云溪瀑布、入口的绿色长廊等11处景观。一个生态特色村呼之欲出。
在云溪之外,剑斗更大抱负是——规划水下“狮城”。“在大白濑水库投入建设前,我们就开始规划了。待大白濑水库建成后,辅以配套设施建设,水下旅游则不再是梦!”杨龙文说,大白濑水库若建成,剑斗镇将有8个村被淹,镇区也在其中。“届时,水面距离现镇区所在地还有十几米的水域空间。这部分空间如能充分利用,作为水下旅游资源,定能吸引不少游客。”几个山头共建开发,形成阖合之势。
杨龙文所描绘的“蓝图”,正越来越清晰地凸现。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散落在山间林中。未来漫游在这里的游客信手拈来,就能感受这个淳朴小镇的生态魅力。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