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连锦 陈小娜)东溪村位于安溪与永春交界处,午后,我们驱车前往,来到了泉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的旧址。
一座特殊的祠堂
在村干部的指引下,车子在一处开阔地停了下来,推开车门,一座气派的南洋风格建筑矗立在眼前。“这就是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它原是陈家祠堂,在大革命洪流的年代,一度成为了领导安溪、南安、永春和德化四县的革命中心。”老苏维埃革命后代陈福地指着旧址向我们介绍。
迈入旧址,在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大的油画。边墙上一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安南永德苏区示意图也很引人注目。大厅边上设有展览室,里面的图片、文字,让我们了解到了安南永德地区革命斗争的历程,以及当时红色政权几任领导人的生平事迹。
大厅陈列的物品,陈老一一介绍,如数家珍。
“油画上是安南德苏维埃政府主席李剑光,东溪第一个共产党员陈体,英勇反对国民党的烈士陈仲琪和年纪轻而斗志傲的女英雄李素明,他们正在讨论着革命斗争情况。”
“从这个示意图,就能看出当时安南永德苏区的范围,它东起南安诗山、金淘、码头、永春湖洋;西至安溪长坑;北达德化三班、盖德;南至同安梧峰,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有30万人,相当于现在的德化县。”
……
一段光辉的历程
1933年后,面对燎原的革命之火,成立一个可以领导各区苏维埃政权的统一政府已迫在眉睫,经厦门中心市委同意,安溪中心县委决定成立安溪苏维埃政府。
当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金谷东溪召开安南永德工农兵代表大会。来自安南永德各县的工农兵代表、安溪中心县委和红二支队领导成员约500人参加成立大会,宣告成立安溪革命委员会,即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政府下设农会、抗租分田委员会、妇女会等机构,并确定日后活动思路。
“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就设在我们东溪这个陈氏祠堂内。政府成立后,带领群众抗租、减粮,讨论分田,打击民团,没收豪绅地主财物,分给贫苦农民。”陈老说,在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安南永德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泛开展抗还租债、抗纳钱粮、抗缴捐税的斗争,有力打击土豪劣绅,极大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各种活动。
“这是当时泉州地区最早的苏维埃政权,也是泉州地区规格最高的红色政权。”陈老自豪地告诉记者,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是泉州地区最早的也是惟一的苏维埃政权,中共安溪县委领导了6个县的革命斗争,而其他县只建立了县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