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4|回复: 2

[安溪新闻] 安溪竹藤编技艺:向省级“非遗”名录挺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 (记者徐仰望) “我县的竹藤编技艺正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陈清河、陈明辉、黄连福为该技艺的传承人。”县文化馆副馆长易曙峰说,“有安溪乌龙茶就有竹藤编,采茶的茶卡、凉茶的平筛、摇青的茶筛和摇青机、烘茶的焙笼等,千百年来也是竹藤编的。”

安溪竹藤编技艺历史悠久,以“技艺精湛、别具匠心、返璞归真、品类齐全”的特点享誉国内外。2010年12月,该技艺入选泉州第三批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五代初建安溪县记》和《泉州府志》记载,唐宋时期,“畚”、“筐”、“焙茗”等竹制品,老百姓已经开始使用。千百年来,农具、茶具、日用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品种。近现代以来,安溪竹藤编多散见于内安溪农村家庭副业,篾货上圩市交易或请师傅上门编织。

为继承、发展、创新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工艺品制作技能和它特有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我县对竹藤编进一步申报省级非遗名录工作非常重视,组织相关单位继续完善竹藤编传统技艺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传承人建档、制定传承制度,制作“安溪县竹藤编织工艺品”制作技能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建立竹藤工艺品的品种档案和陈列室,编写与出版《竹藤工艺品的全套教材》,鼓励竹藤编工艺品技术员加强创新挖掘,县政府制定“竹藤编产权保护法”,提出产权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 陈志锋】
发表于 2011-5-1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溪遗产还挺多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