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阳鑫已经慢慢康复起来了(照片由小阳鑫父亲提供)
读者朋友们,还记得小阳鑫吗?那个高烧不止、脸部溃烂面临生命危险的安溪小男孩,在早报的持续关注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阳鑫,这个集病魔折磨和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已于2011年7月11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回到老家安溪桃舟乡。昨日,安溪县有关领导特地上门看望。
高83厘米 小阳鑫长高了!
“小伙子,不错!”昨日,安溪县与桃舟乡领导驱车上门看望慰问小阳鑫,在听了阳鑫的父亲肖泰平介绍这两年多来的求医历程后,鼓励这一家子,“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你们已经度过了最难的一关,小阳鑫今后的治疗路还很长,你们父母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自力更生”。
几个月不见,小阳鑫又长高了。肖泰平昨天特意为阳鑫量了身高体重——83厘米、13.5公斤!“前几天带他去福州复诊,医生还有陈榕(一直关注帮助阳鑫的福州热心市民)都说,阳鑫长高了”。
肖泰平说,虽然阳鑫病情稳定不用再留在福州治疗,但每个月都带阳鑫上福州复诊。根据2012年1月3日最新的血象报告显示,阳鑫身体的炎症还没完全消除,C-反应蛋白比标准高两倍。但目前整体的病情控制良好,精神状态还不错,深层溃烂已全好,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但肩膀与背部、大腿两侧肌肤像是过敏会流汁,皮肤温度一高就非常痒。“主治医生认为这是阳鑫体内炎症在向外排泄”,肖泰平说,现在阳鑫药量由原来的每星期吃七天减为四天了。
“霸道”的小阳鑫:最爱抢小姐姐东西
“阳鑫现在走起路来很稳了,可以走上200多米远。”说起阳鑫一点一滴的进步,肖泰平如数家珍:他会叫“爷爷”“奶奶”“姐姐”,会用闽南话说“要吃肉肉”,会叫别人坐凳子,走路走累了会说“要抱抱”……
从福州回到老家后,阳鑫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恢复到常态:每天早晨七点多,阳鑫妈张秀宝就起床给阳鑫洗胳膊、大腿等流脓处,然后开电视让阳鑫看动画片,等太阳爬到头顶了,就抱阳鑫出来晒晒太阳;阳鑫喜欢和小姐姐玩,看到姐姐拿什么东西他就喜欢抢,虽然姐姐会不太高兴,但总是会让着弟弟;每天吃完午饭,阳鑫就要睡上几个小时的午觉,这是他睡得最沉的时候……
如今,肖泰平和妻子张秀宝拿了些手工活在家里做,“帮缝鞋面”,肖泰平有些惭愧地说,自己缝鞋面没老婆做得好,带孩子也没老婆好,“但阳鑫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让我带”……
值此新春佳节,肖泰平希望通过早报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小阳鑫的朋友,“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与关爱!”
◆回顾阳鑫求医路
早报与阳鑫一路相伴
2010年正月,4个月大的小阳鑫突然发烧,当年10月初,阳鑫的脸上和脚上开始出现紫色块状物;11月初,脸上块状物开始糜烂,出现一个个溃疡面,最大直径超过1厘米。 患病10个月,爸妈带着他四处求医,前前后后花费10多万元,致债台高筑,仍无法阻止小阳鑫病情继续恶化……
去年11月底,小阳鑫家人的求助信被送到了《东南早报》。
2010年11月30日,早报报道了小阳鑫患怪病的消息,引起巨大反响,成千上万的市民慷慨解囊。
同年12月1日,小阳鑫的病情得到初步诊断,患的是结节性脂膜炎。 2010年12月15日,爸妈带着小阳鑫北上求医。
12月17日晚,网友“看清风”在微博发布小阳鑫的信息。很快,这条微博被王菲等社会名人和众多网友关注,有10多万网友关注转发有关小阳鑫的微博,在网上和社会上掀起一场爱心接力热潮。
2010年12月22日,《东南早报》和爱心公益协会为小阳鑫筹集到3.6万元善款。
2010年12月20日,经央视主持人周洲联系,在各方关注下,小阳鑫顺利住进北京儿童医院,得到专家接诊。医院确诊小阳鑫严重感染罕见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医院为小阳鑫进行了为期8星期的抗真菌治疗。由于长期输液,小阳鑫已难以再接受西医的输液治疗。
2011年1月8日,小阳鑫一家返回福州。接受当地热心资深老中医傅晓琴老师的精心治疗,小阳鑫病情好转,糜烂结疤,高烧退去,逐渐康复起来。
7月11日,小阳鑫平安回到老家桃舟。(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