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去世后,三婶靠微薄收入,将他和自己的女儿拉扯大。今年,他高考考出高分,为回报三婶十几年的栽培与养育之恩,他说——
“我一定会回来好好孝顺三婶”
姓名:黄艺荣
毕业学校:安溪一中
成绩:630分(理科)
欲填报志愿:东南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艺荣很喜欢书法,课余时间经常在宿舍里练字。
核心提示
黄艺荣说,他是个“孤儿”,但他知道那个被他称为爷爷的人,在世的时候很疼他,爷爷周围的每个人对他都很好。爷爷临终前,将他托付给只有一个女儿的三婶。三叔去世后,三婶靠着微薄的收入,一个人将姐弟俩拉扯大。没有大鱼大肉,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大房子……但是三婶对他视如己出。从小懂事的他努力读书,回报三婶。三年前中考时,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安溪一中的学生。今年,他又以理科630分的成绩在村里的高考生中独占鳌头。
难忘爷爷的冰糖
甜蜜的童年生活
19年前,黄艺荣呱呱落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是被一位好心的爷爷带回安溪县尚卿乡科名村的家里。从此,他就随着爷爷一起生活。虽然膝下有很多孙子、孙女,但爷爷对他的爱却一点也没有少。
在艺荣的记忆里,小时候,爷爷总是把一块大大的冰糖放在一个铁罐里,专门用来奖励他。每次只要他表现好,爷爷总是会从铁罐里拿出那块大大的冰糖,然后轻轻地敲下一小块,让他含在嘴里。儿时的记忆里,他的童年就像这冰糖一样,甜甜的。这些甜蜜轻轻地融化在他的心里,一点一滴。
在他上小学二年级时,爷爷离开了他。临终前,放心不下的爷爷把他托付给在科名小学当老师的三婶。往后的日子里,他就跟着三婶生活,三婶视他如亲生儿子,对他的关心甚至比自己的女儿还多。不久,三叔病逝,他和姐姐的生活,从此靠三婶一个人默默地承担。
一天伙食九块钱 为省路费不回家
从小学到初中,艺荣一直跟着三婶,住在科名小学的教师宿舍里。不大的房间,成了他的避风港。三婶的陪嫁缝纫机一度是他的书桌,后来三婶看他趴在缝纫机上看书实在不忍心,就向学校申请,搬来一张单人学生书桌。书桌虽小,但他从此有了自己的书桌。
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三个人。为了省钱,三婶从食堂打来白米饭,自己在宿舍炒菜配饭。“食堂的东西不便宜,一份菜要一元,一份有肉的要两元,每次都要买两人份的,很贵。”懂事的他不挑食,三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高中时住在学校,9块钱就足够解决他一天的伙食。鸡蛋、咸菜、稀饭,他就把早餐打发了。“午餐和晚餐只要三四元就够了。”高中三年,艺荣很少回家,他说这样可省下20多元的车费。
好在有税务部门好心人的资助和学校助学金的帮助,他才顺利度过高中三年。
每天晨读一小时 善用课前三分钟
在三婶的印象里,艺荣读书很自觉。“每次下班回来,都会看到他已在家读书。”说起艺荣,三婶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他从来都不用我操心。”三婶说,每逢寒暑假,他总会自己制作一张计划表,贴在墙上,每天都按时完成。
初中三年,每天早晨5点半,他准时醒来,洗漱后,先晨读一个小时再去上课。上高中后,学习虽然紧张,但他总是把生活和学习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每天早晨6点起床,利用课前一个小时,背诵英语单词,复习重点内容。午间他稍微休息之后,开始做练习题,奋战在题海里。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他也善于利用,浏览老师将要教授的内容。
因为成绩优异,高三那年他被推选为班长。
“无言的爱”表深情 将来会孝顺三婶
高三那年,繁重的学习任务让他无法经常回家。一想到高考后,他即将离开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地方,离开疼爱自己的三婶,艺荣的情感变得越发浓烈。不善口头表达的他,特意从小卖部买来信纸。一封心思缜密的《无言的爱》,是他对三婶深深的爱。
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离家回校的时候,他悄悄将信放在三婶的桌子上。三婶说,信纸是粉红色的,还有图案,很漂亮,主题是“无言的爱”,有那么几句话让她尤为难忘:
“我以前还是个小孩子,现在已经长成血气方刚的少年。如今我正经历着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努力奋斗,回报您十几年的栽培与养育之恩……我就像是风筝一样,婶婶像线,在风筝的那一头,总有三婶牵着我,不曾放手,而我也会时时牵挂你。”
三婶说,当看到这封信时,她的泪水像珠子般一颗颗滴落在信纸上。哪怕是亲生孩子,也许都不曾用这样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
“毕业之后我一定会回来的。”艺荣说,无论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风筝的线在这,他一定会回来。“上大学肯定不能在她身边陪伴,那就毕业后回到这里,好好孝顺她。”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