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档案
关键词:1000斤的幸福
年近五十的余云清,14岁起,就开始在煤矿工地拉板车了。
每天,清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余云清就得爬起床,拖着干瘦的身躯,到半山腰上的矿上做工。他需要将煤渣,从漆黑的煤洞里挖出,然后一锹一锹地装车,待载满车,拉到2公里外的工地上。他说,每辆板车载重1000多斤,他咬牙坚持,每天能拉上七八车。
但这样的辛苦,也让余云清一家,成为村中为数不多的孩子都考上大学的家庭。余云清说,他对此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感谢师恩 她立志登上三尺讲台
姓名:余小兰
家庭住址: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
毕业学校:安溪县沼涛中学
高考成绩:466分(文科)
录取院校: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教育专业
“累得骨头都疼,我这是拿命换钱呢!”余云清一边抖着双手,喝下一口茶,一边摇着头,朝记者叹了口气。压在余云清肩上的重担,不止是每车煤渣千斤重的担子——谈起家中三个子女不菲的学费,让他有点喘不过气。
余云清的大儿子今年读大四,每年学费5000多元;二女儿念大三,高额学费只能靠助学贷款抵扣;而今年,小女儿小兰,也考上了幼儿师专,几千元的学杂费,还没有一丁点着落。每年八九月,总是余云清最头痛的时候:为筹学费,他东奔西走,几乎所有亲戚都被借了个遍。
小兰的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在家休养。小兰知道父亲辛苦,学习格外勤奋。平日里,成绩一直不错,只是,这次高考发挥失利,没能考上中意的大学。成绩不如意,小兰曾想过放弃,但终于还是被父亲劝服,“在山里,一辈子都只能做苦力,要过上好日子,无论如何,不能错过这念书的机会”。
小兰说,之所以填报幼师学校,首先,是学费相对便宜,其次,这与她的一位良师益友,也有关系。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见小兰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便极力推荐她参赛。后来,小兰在乡上获了第一名,找到了自信。此后,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感激、难忘。”小兰说,待以后她也走上讲台,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找到自信,活出精彩的自己。

姓名:谢娇娜
家庭住址:安溪县城厢镇砖文村
毕业学校:安溪一中
高考成绩:499分(理科)
录取院校:龙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娇娜的母亲有糖尿病,常年服药,做零工的父亲,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一家人,至今还挤在老辈留下的古厝里。
因为家中困窘,娇娜今年大学毕业的哥哥,放弃保研机会,远赴广东打工。懂事的娇娜,高考一结束,就开始打起零工:替超市发传单、去包袋厂做零活、到茶叶店装茶。
其实,瘦小的娇娜,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了打工生活。那年暑假,她到茶叶店挑茶梗,赚了200多元。拿到工资后,她几乎一路小跑着回家,将钱交给父母,充当学费。
娇娜的父亲患过肝病,身体虚弱,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障。他曾盘算,待今年儿子毕业,便可供他妹妹念大学。可不遂人愿的是,儿子收入微薄,自顾不暇。现在,为给娇娜凑齐学费,父亲几乎踏破了亲戚的门槛。
自小,娇娜就备受宠爱,几乎一切烦心事,都由家人扛着。知道哥哥牺牲读研的机会,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后,她心中不时愧疚。她立志,到了大学,一定独立担当,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还要兼修国际经贸专业,以后,要找份好工作,成为女强人。

姓名:柯泽峰
家庭住址:安溪县蓬莱镇蓬新村
毕业学校:安溪八中
高考成绩:626分(理科)
录取院校:厦门大学材料学专业
憨厚、老实、成绩好……当记者提到柯泽峰时,左邻右舍的这些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这次高考,泽峰不负众望,以626分全校第4名的成绩,考上厦大。他说,选择厦大,是因学校离家最近,放假就能回来看母亲。
泽峰10岁那年,他的父亲在安装电线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撒手人寰。从此,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虽说是相依为命,但实际上,母子见面的机会实在不多。为供儿子读书,母亲常年在离家较远的服装厂做工,为省些路费,很少回村。泽峰则寄住在大伯家,由奶奶照顾。直到他读高三时,母亲为方便照顾泽峰,常将厂里的活带回家做,让他以最佳状态,备战高考。
母亲收入不稳定,泽峰高中时的学杂费,曾几次没着落。关键时刻,曾有两名商人,伸出援助之手,帮泽峰顺利完成学业。泽峰知恩图报,几乎每次大考之后,他都会打电话给好心人,汇报学习情况。
“听说成绩好,他们也替我高兴,像家人一样。”一直以来,泽峰都感激这两位恩人。他说,大学毕业后,一定登门拜访他们。待自己学有所成时,也一定会将这份爱心传递,帮更多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来源:东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