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安溪警方经缜密调查,确认11月15日发生在安溪县参内乡的一起所谓“两学生被绑架案”,为当事小学生阿勇(化名)编造的故事。
家长急报警 两个孩子“被绑架”
11月15日下午,安溪警方接一村民报警,称其在参内乡某小学就读四年级的11岁孩子阿勇,当日上午放学途中遭遇歹徒绑架。不久阿勇趁“歹徒”不备逃脱,但“另一名被绑孩子此时仍被歹徒控制”。
歹徒光天化日之下绑架两男孩?案件惊动了当地警方,一个有数十名民警参与的专案组展开了缜密侦查。
阿勇向专案组描述,当天他放学回家,被一名男子强行拉上一辆无牌面包车。紧接着,对方又将一独自在路边行走的五六岁男孩抱走,车上还有一名司机。
在参内乡圆潭村边,这两名男子把两个孩子强行拉到公路边的一小山山顶,用铁丝分别将两名孩子绑在一棵树上,随后下山回到面包车上。几分钟后,阿勇成功挣脱。由于害怕和不懂事,阿勇顾不上另一名男孩,自行逃离现场。
阿勇回到家已是下午1时多,家人正心急如焚,看见阿勇身上的衣服被扯破后,再一听“阿勇”说完上述经过,家人赶紧报警。
专案组侦查 当事人描述破绽多
数十名专案组民警兵分三路:第一路民警追寻“作案面包车”,力争尽快找到另一“被绑架男孩”并抓获两名“绑匪”;第二路展开走访工作,在了解周边村庄是否有人家丢失“五六岁男孩”的同时,寻找“案件目击者”;第三路民警则带着阿勇前往“案发现场”查看。
但截至当晚8时多,前两路民警一无所获。
而第三路民警在现场发现,距离阿勇所说的被绑架处20米远的地方便有一户人家。阿勇“被绑架”时,这户人家正吃午饭,家里这么多人却无人听到屋外有异常动静,也未看到公路边停过一辆无牌面包车……所有这些,疑点重重。
遭学长勒索 胆小的他选择说谎
经过连续多次的集体研判,专案组民警当晚得出初步共识:阿勇极有可能说谎。专案组随后派人与阿勇的家人、老师等一起,耐心做阿勇的工作,阿勇终于说出实情。
原来,当日上午放学途中,与阿勇同校的一六年级学生将阿勇拦住后,要其交出身上钱财。由于阿勇当时身上没有多少钱,这名高年级学生先是扯破阿勇的衣服,随后将其书包扔入路边的河里。
受欺负后,从小就比较胆小的阿勇不敢马上回家,而在路上苦想如何向家人解释。最后,他猛然想到某电视剧的一绑架剧情后,便自编了被绑经过。
昨日上午,安溪警方经进一步缜密调查,最终查明阿勇上述报假警的原因和经过基本属实。
据介绍,虽然阿勇报假警的行为产生了严重后果,但因为其系未成年人,警方将其交由家人加强教育。
即时快评
用对了地方才是区寄之智
对比眼前同是11岁的阿勇,不由想起了唐朝柳宗元写的《童区寄传》。
11岁的区寄,外出遭强人所掳,能保命脱险,从受困装怯到离间计,靠的正是机智。
11岁阿勇,也很聪明,但把机智用错了地方。
放学途中——遭强人掳掠——惊魂脱险。这些个细节,不说是环环相扣,至少也能自圆其说,否则何以能惊动警方专案组。
案破之时,真是五味杂陈:说阿勇胆小吧,脑子却这么好用。但说他机灵吧,却是在骗人。
“狼来了”之类的老套教育故事,不想多说了。
我只想提醒一句:孩子,不要学着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欺骗的,都是相信你的人!
(来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