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忠诚的卫士 于 2012-12-15 10:37 编辑

品茶闻香 (郑意凡 摄)
九张桌子分两行摆开,每张上面放一溜儿茶壶茶杯、一个电热水壶,底下放一个倒茶渣的桶。这种品茗斗茶场面在茶乡安溪太常见了,原本没什么稀奇,但昨天这场却有些不同——参赛者是安溪县龙涓乡36个村换届后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名省派挂职干部除外)。举办村主干斗茶会,这在安溪还是第一次。
参赛者既是选手,又是评委。赛前,每人要从各自村中,选出一份特级以上、重250克、清香型的散装安溪铁观音茶叶作为参赛茶样,送到乡茶果站统一编号打包,实行密码品评。70名村主干通过抽签分为8组,县茶叶评审专家为第9组,每组一桌。比赛分三轮,经初赛、复赛层层筛选,最终在决赛选出金银铜奖各1、2、3名和优质奖12名。每级比赛都要确保所有茶样经过每个人的品评。当专家组和村主干意见不一致时,9个组各选代表再品、再评。
“这叶底样子真‘斯文’!”“有些涩,摇青、晒青不太够。”“微酸,肯定是发酵时间过长!”大家轮番上前,揭盖闻香、分辨汤色、舀起品尝、观察叶底(冲泡后沥尽茶汤留下的茶渣),每道品茶工序,都一丝不苟,评议交流更是热烈。
决赛开始前有段短暂的休息时间,黎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彪又走到桌前,端起一杯杯茶。他要再仔细比对,看看自己的判定和同组成员及专家们有何不同。“我以前是做家具生意的。现在村里有大片老茶园需要改良,要带领村民发展茶业,如果自己不懂,怎么能教别人?”因此,对他来说,参赛最大的意义,就是向高手、专家交流请教。
“龙涓是安溪后起的产茶明星乡,茶业是经济支柱,更是民生之本。全乡新当选的村主干中,不少人以前不从事涉茶产业,对茶了解较少,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我们举办斗茶会,提出把每一个村主干都培养成评茶师,更好地指导村民发展茶业,同时对全乡干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龙涓乡党委书记魏中南说。
“茶里学问大。会品的人,不仅能喝出好与坏,还能喝出茶叶土质如何、海拔高低,甚至判断出炒制工艺存在什么缺陷,从而加以改进。这对茶业发展很重要,炒制好不好,价格天差地别!”评委之一的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高级评茶师苏兴茂说。除了请教品茶“把脉”的功夫,村主干们向评委咨询最多的是茶叶评判的国家标准如何,北京、上海、广东等市场都偏爱哪些口味。
“今年评茶王,明年评‘茶孙’!”明年,龙涓的村主干品茗斗茶会还会办下去,不过,明年规则要变一变了,不评金银铜奖,而是选最后三名。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