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这个方向看,巨石很像一个龟背。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记者罗剑生 通讯员倪晓东 文/图)在安溪县城龙津大桥靠近后垵一边的桥下,有一块巨石,形似龟背,像一只没有头颈的大龟静卧在大龙湖水面上。这块巨石,在古代不但起到水文石刻的作用,还有不少古老的传说。
据后垵村民谢文谷介绍,安溪县城南最早没有桥,一直到宋绍兴八年(1138年),县令倪察始建浮桥。在这之前,蓝溪两岸百姓往来都要依靠渡船。这块巨石上面的几个凹槽,民间传说是神仙路过此地,以此石为垫脚石留下的。
关于这块仙石,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清初,后垵有个富翁,名叫谢福良,经营糖生意,家财万贯,自称“谢百万”。当时蓬洲(现属魁斗镇)也有个富人,名叫王熙孔,靠做粮食生意而富甲一方,听说谢福良自称谢百万,很不服气。一日,两人在城内相遇,王熙孔问谢百万:“你到底有多少财产,敢自称谢百万?”谢百万哈哈大笑说:“我的糖从南门渡口洗起,到泉州桥头,舀起来喝水还是甜的,谁敢和我比?”王熙孔听了很不服气,说:“我敢和你比。我的稻谷一袋一百斤,一步一袋,铺路到泉州城还铺不完。”于是两人约定比个输赢。
比富时间一到,这一天,南门渡口人山人海。谢百万从糖仓里运来许多糖,放在南门渡口,用水洗了起来,只见澄清的蓝溪水,霎时变成红色,朝下游流去。王熙孔也从自己的粮仓里运来一袋袋谷子铺路,众人皆喝起彩来。
这时,只见有个书生模样,穿着白衣白裤的年轻人,站在那块仙石上,对谢百万说:“谢福良,你输定了。”据传,这个年轻人便是唐代诗人周朴的化身。周朴曾隐居于笔架山下,因迷恋笔架山美景,死后化身为午峰岩的伽镧公。这天,他看到南门渡口人山人海,也赶来看热闹了。
谢百万看了看周朴,问道:“君何故出此言?”周朴笑道:“谢福良呀,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王熙孔用谷袋铺路斤两不失,你拿糖洗水点滴无归。”谢百万这才清醒过来,急忙向王熙孔认输,但家财已去了大半。
民间故事真假难辨,但关于巨石的另外一种说法,却凸显了它厚重的历史。据说,这块巨石刚好位于溪水中央,因此也成为古代县城居民用来观测水位的理想参照物。当时县城地势较低,居民一旦看到水位上涨到巨石的一半,就开始收拾家当,准备撤离,因为一旦洪水没过这块巨石,也就意味着整个县城将成为一片泽国。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