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5|回复: 0

[安溪新闻] 安溪七旬老人收藏百张珍贵票据 最长历史迄今已近18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珍贵票据是黄春生老先生家经六代人传承下来的。

    一张张泛黄的旧票据,一份份距今数十载的旧契书,一封封保留着历史韵味的侨批……近日,安溪县文庙展出了一批大部分已有百岁以上的珍贵票据资料,它们的主人是来自安溪县尚卿乡的黄春生老先生。据了解,迄今为止,这批票据是安溪发现的数量最多、年份最长、种类最全的宝贵资料。

    最早契书迄今已近180年

    在安溪县文庙的展厅内,上百张的泛黄的票据整齐地陈列在橱窗内,有的边角略微破损,仿佛安静地诉说着历史。“这次展出的票据总数一共有119件,包括13个种类,最早的一件为道光五年的契约书,至今已经将近180年,还有道光二十三年的田契,更有同治、咸丰年间的多份票据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前各种票据和侨批。”收藏人黄老先生说。

    这些资料中,有土地证、结婚证、田契、船票、过路通行证、侨批、节约建国储蓄券、猪税收据、卖杉木发票、户粮执照、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记账方法以及捐税证明。


这些老旧票据仿佛在安静地诉说着历史

    六代人超过百年收藏所得

    据了解,这些珍贵票据是黄老先生家六代人传承保留下来的,时间跨度有近180年。因为他们家有不少亲戚在东南亚生活,所以还有不少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侨批。“我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把所有的票据都放在一个木盒子里。我十几岁时识字了,发现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必须保存下来。”

    多年里,黄老先生三次搬家,丢掉了很多东西,但始终收藏着所有票据。

    “展览结束后,我会把除了重要契书外的大部分资料留在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黄老先生说。

    新中国成立前旧记账法现身

    这些票据中的一份早期记账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现在的人基本都不知道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数字的。我问过一些年轻人,他们对这样的记账方式都表示很陌生。一竖代表1,两竖代表2……上半个圆不合口的‘8’其实代表的是5……”黄老先生拿着一份票据,向记者演示这些记账符号的用法。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历史,懂得历史,让这些传统文化不会消失。”

(来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