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5|回复: 0

[安溪新闻] 安溪管水员日巡45公里保通畅 引活水三英渠清如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金祥调整涵闸开度,确保各村均匀分到水。

  核心提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安溪县重点水利工程三英渠长达45公里的渠道边,活跃着一群管水员,沿渠14个村庄的4200多亩稻田和茶园“口渴”了,全靠他们调节。日前,记者跟着他们一同巡视,体验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水马拉松”中的辛劳。

  每天45公里

  巡渠道保通畅


  早晨8时许,管水员林金祥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来到离家10公里外的三英渠渠道口。三英渠流经蓬莱镇和金谷镇,一路上,他不时停下车,或者观测渠道水势,调整涵闸开度以控制好流量,或者在渠堤内外坡处,徒步仔细检查排险。右岸查看完了,他就过渠来到对岸,逆渠而上,重复一样的工作。就这样,林金祥停停走走,每天都要走完45公里渠道,确保其畅通。

  巡查过程中,老林最经常碰到的是堵塞在渠道的杂物。“杂物堆在渠道拐弯处,越积越多,水位就会不断上涨,漫过渠道,农田就会有被冲毁的危险。”此时,他总要用两米多长的钩子将杂物一点点地捞起来,常常一捞就要一两个小时。

  老林告诉记者,他今年57岁,来自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从1988年开始就从事管水员工作,至今已有25年了。他介绍,三英渠现在有18个管水员,年龄30多岁到50多岁,他是年龄最大的。“以前用的是自行车,后来才改用摩托车。”中午时间,他们一般就在路边随便吃一顿,吃完继续巡视,一直到下午三四点结束。

  台风天里  扛沙袋排险情

  每逢台风天、暴雨天,是管水员们最紧张的时候。瞬间变大的水流会带来漫渠甚至垮渠的危险。“这种天气里,我们都是24小时守候在渠道上。”

  在老林的记忆中,有一年台风来临,位于金谷镇丽山村的渠道发生垮渠,开了十多米宽的口子,巨大的水流从口子里冲出,一旁的民居岌岌可危。险情就是命令,林金祥和几个管水员马上扛来沙袋跳进没过胸口的水中,在村民的帮助下堵住口子。像这样的险情,管水员每年都会遇到好几次。

  “现在渠道坚固多了。”2011年,安溪县启动三英渠节水改造工程,投入资金对渠首拦河坝的渠道、渠面进行水泥加固硬化。渠道安全系数提高了,但老林他们依然不敢懈怠。

  把好闸门  公平分配水量

  三英渠的渠水流至蓬莱镇新坂村后,通过设置在这里的两个闸口“分道扬镳”,左渠沿三元村、洋内村流至元口村,右渠流经新美村、元口村、汤内村、美滨村和鹤前村。如何公平地把每一滴水分配给每一亩田地,是管水员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心中,闸门就是一杆秤。”在老林看来,沿线的40道闸门,在公平调节各村用水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开春不久,安溪县连续20多天没有下雨,金谷镇和蓬莱镇大面积茶园旱情紧急。茶树抽不出新芽,茶农们心急如焚,纷纷找到老林,想让他为自己村多开闸一会儿。但老林总是根据灌区需求,定涵闸、定开度、定流量、定时间,均匀分配水量,不偏不倚。

  “一些沿渠村民往渠道里扔垃圾,造成水漫过渠道,白白浪费,还有的村民私开渠口取水。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都心疼不已。”老林说,自己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他希望三英渠能清水长流,造福一方百姓,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干管水这份活。

来源:泉州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