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2|回复: 0

[安溪新闻] 安溪三位老人乒乓故事:2000多人挑战仅48人过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提起乒乓球,三位老人(从左到右分别是陈声煌、吴添荣和谢金东)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早报记者 林志安 胡彦明 实习生 李阿华 通讯员 陈永坚 陈小娜 文/图)有一部讲述创业传奇的电影,叫做《中国合伙人》;有一出热血的狂欢喜剧,叫做《厨子·戏子·痞子》;有一个不服老的乒乓擂台故事,叫做《“安溪合伙人”之裁缝·医生·修笔匠》。

    他们曾经是裁缝、医生和修笔匠,他们的年龄总和为214岁;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乒乓老人”,他们在安溪摆起乒乓球擂台,每年下乡镇迎接挑战;他们分别是71岁的陈声煌、69岁的谢金东和74岁的吴添荣,安溪的乒乓球运动,因为他们,火了。

    裁缝·医生·修笔匠

    在安溪县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休息室,三位老人一字排开而坐。“千万别小看了他,他可是我们三个中最聪明的。”“不不不,他才厉害,不仅球打得好,笔杆子也不错!”刚一落座,当记者提及“乒乓球”时,三位老人瞬间默契地打开了话匣子。

    热闹的情景让人难以想象,退休之前,他们还彼此不认识。那个时候,陈声煌是一名出色的裁缝,手艺精湛,很多人慕名而来,他终日忙忙碌碌;谢金东是一名医生,从蓬莱到金谷,从安溪到永春,走村入户,救死扶伤;而吴添荣是一名修笔匠,他不光能让钢笔“起死回生”,还能在笔上“雕龙画凤”。

    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乒乓球,虽然因为工作等原因曾中断这项运动,但正是对乒乓球的那一份情愫,让步入老年的他们不期而遇。


吴添荣与乒乓球爱好者切磋球艺

    最傻的“合伙人”

    据介绍,1997年,作为一名乒乓球爱好者,陈声煌参加了德化县乒乓球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这一次经历,让他大受触动。

    随后,陈声煌四处奔走,筹措了三万元的启动资金,注册了安溪乒乓球协会。他既是秘书长,也是工作人员,拉赞助、找场地、发公告、组织比赛……退休后的他比以前更忙碌了。

    后来,吴添荣的加入,减轻了陈声煌的负担。2003年5月,为了发掘、培养更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陈声煌、吴添荣和另一名球友陈文贤一起,在安溪青少年宫(如今的龙津公园)摆下“少儿乒乓擂台”,接受中、小学生的挑战:凡打擂成功者,可获奖金50元;未挑战成功者,分文不收。

    “我掏腰包摆擂台,竟被人告了,还扣上了个和小孩子玩赌博的大帽子!”提及他人的误解,陈声煌只是淡淡一笑道,“还有人说我是‘全安溪最傻的人’。”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换来更多人的健康与快乐。”陈声煌告诉记者,从1997年到现在,他只得过3次感冒,头痛的老毛病也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常打乒乓球的缘故。

    2006年,安溪县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有一位老人异军突起,他就是刚从永春天湖山医院退休的谢金东。“他当时名气可大了,大伙都夸他是个‘全能王’。”谢金东有着一手好球技,攻守兼备,这么厉害的选手,陈声煌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在他的再三鼓动之下,谢金东也成为一方擂主。

    移动的乒乓球擂台

    然而,陈声煌渐渐发现,来攻擂的都是一些老面孔,一个想法在陈声煌的脑海里浮现——走出去,到乡镇摆擂台。

    “我比较擅长平胶,老吴擅长长胶,而老谢长胶、平胶都打得很好。”在陈声煌的提议下,打法各异的三位老人形成一个组合“199”,带着国球到安溪的各个乡镇摆擂台,199是他们当时的年龄总和,他们的擂台赛被称为“199挑战赛”。

    2008年5月,感德镇第十一中学,乒乓球上山下乡首站,三张乒乓球台一字排开,三位老人各守一方接受挑战。上至古稀老人,下至稚嫩孩童,前来挑战的学生、老师与观战的群众,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根据赛制规定,选手连过三关,方算挑战成功;任何一关未通过,则止步比赛。然而,几站下来,能够三关尽过的寥寥无几。为了鼓励各挑战者,三位老人商议后决定修改赛制,“不管挑战者能否过关,根据其意愿,可以和我们三人交手一遍”。而改赛制最直接的结果是,三位老人愈发辛苦了,“一天下来,经常要打满6个小时,18站比赛连续打了19天,多的时候一天打150多局”,三位老人却毫无怨言,“乒乓球上山下乡,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国球的乐趣”。

    从2008年的“199”到到如今的“214”,组合的名称年年都在变,“我们就是想让年轻人看看,我们三个人,年龄总和两百来岁,都还能打乒乓球,他们同样可以。”组合命名者陈声煌介绍。


尽管已满头白发,但打起乒乓球来,陈声煌的体力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去年48人“过三关”

    “他们的球技在业余圈里响当当!” 提及三位老人,乒乓球爱好者张进财不由自主地赞叹,“别看他们都70来岁了,实力可不容小觑,2010年,只有18个人能连过三关,2012年,参赛的有2000多人,连过三关的只有48人。”

    “说我是他们的铁杆球迷,那可一点都不为过!”张进财笑谈,从“199挑战赛”开始,他一届不落,2012年更是连追了5站,才打擂成功。“2012年,安溪凤城赛区仅有2个人挑战成功。” 张进财说,比赛时遇上吴添荣,不仅同龄人吃不消,很多年轻人也“胆战心惊”。“他的长胶手感奇好,拥有非凡的耐力。”安溪县乒乓球协会教练潘业东如是评价老吴的球技。

    “老陈和老谢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老谢,他步伐轻便,移动灵活,就是年轻人也鲜有比得过的。”张进财说,三个人的打法各不一样,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连过三关,确实不容易。

    乒乓球火起来了

    “能够连过三关的,奖励100元,颁发奖状;能过一关或者两关的,也有奖状,但没有奖励。”陈声煌介绍,“2012年,参加挑战人数达2000多人,比2010年增加一倍多。”尽管连过三关的人不多,但看到茶乡乒乓球爱好者的水平不断提高,三位老人欣喜不已。

    年近80岁的柯桂生,也是从擂台赛中走出来的,如今的他仍然坚持天天打乒乓球。“乒乓球运动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它将陪伴我的一生。”柯桂生说,十几年前的他体弱多病,体重仅40多公斤,在三位老人的带动之下,他迷上了打乒乓球,如今,他的体重增加了,脸色红润了,毛病也没了。

    在安溪县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无论是俯卧撑还是下蹲起立,三位老人说来就来,身手灵敏。陈声煌说,乒乓球运动给了他健康的身体,他们组织这样的擂台赛,就是想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现读初二年的许珍珍已荣获了多项乒乓球的荣誉,她说:“多亏了几位爷爷的教导。”原来,从小就痴迷乒乓球的许珍珍,在同龄人中经常独占鳌头,使她对自己的球技颇具信心,后来参加了三位老人的擂台赛,始料未及的是,仅仅几个回合便败北了,“不要灰心,你很有潜质,只要刻苦训练,一定可以打赢我的!”此后的日子里,在三位老人的指导下,许珍珍的球技慢慢提高,直至后来,成为茶乡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今年5月份,她还获得了泉州市初中组女子单打冠军。

(来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