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1|回复: 0

[安溪新闻] 安溪湖头镇山都村:“幸福小镇”雕琢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已经开始从“面子”走向“里子”,深挖食、住、行整条产业链。(王美金 摄)

    昨日,记者从安溪县湖头镇政府出发,不到10分钟车程,便到达“三安幸福小镇”项目所在的山都村。如今,再称其为“山都”,显然已有些“过时”。盛夏时节,行走在乡间大道,听溪水潺潺,看燕脊横梁,仿佛置身一处逍遥仙境。事实上,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山都村已经开始从“面子”走向“里子”,深挖食、住、行整条产业链。 □记者 郭培明 王美金 刘倩

    “幸福小镇”

    不大拆大建


    有别于西南、西北大开大合的湖光山色,这里的景色是细腻、温婉的。入村,是宽敞的水泥路,闽南特色的燕脊洋房一字排开;入溪,是穿茶园而过的鹅卵石栈道;过了桥,往前数十米就是花香夹道的公园,三两村民随意坐在石阶前闲话家常。

    改造后的山都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惬意的休闲农庄。项目相关负责人称,这样一个现代化小城镇建设,一个重要的改建原则是“不大拆大建”,景观大多就地取材。延续原有乡村空间格局,通过对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住宅及宅院、景观等的整治、改造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样板。与“幸福小镇”村民老裴一同感受脚下的鹅卵石道路时,他告诉记者:“像你现在走的这条栈道,也是在原来的乡间便道基础上拓宽改造的。还有溪水旁的砌石,是我们以前用来加固茶园所用。”一花一草一石,看起来十分协调。

    农业加工业巧妙结合

    除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安幸福小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配建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生态茶庄、茶园设施及加工点。农业创收与旅游增收两不误。“旁边就是光电产业园,很多村民都跟我一样,农闲时到厂子里找些手工来做,贴补家用。”老裴领着记者参观茶园,又补充介绍,由于“三安幸福小镇”建设项目选址紧邻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周边配套的光电产业使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增加村民收入。

    “以生态茶园整治为契机,打造茶园景观。在山体延伸方向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五阆山森林群落向村落延伸的纵向林带;在阶梯状茶园横向种植开花乔木和芳香类灌木,形成鱼鳞状田间花树带。同时,整理机耕道路,结合茶农劳作、田间休憩和生态观光,建设田间休息亭和甬道,以田园风光带动生态旅游。”湖头镇镇长陈仲生满怀信心地向记者描述着未来的发展情景,以山、林、溪为环境,以茶园和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农业为支撑,以休闲业为亮点,以产业为补充。生态、生活、生产几个切面能够做到通盘考虑,有机结合。

    组合建设家庭旅馆

    农业、工业兼而顾之,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才能为这种运营模式打好根基。陈仲生介绍,观光旅游作为一张“王牌”打出去,那么,家庭旅馆也就顺理成章地以组合形式,将每一个个体家庭串联成息息相关的整体。

    顺着陈仲生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溜的三层半小洋房层层叠叠顺着梯田错落排开,这都是政府为今后发展家庭旅馆所做的规划。“一、二层可以留作自用,三层及以上以后就可以作为农家乐休闲客栈,游客观景视野也很开阔。”

    其实,不仅“幸福小镇”本身的旅游产业对家庭旅馆有需求,陈仲生考虑得更长远的是,这里未来还能承接湖头其他的旅游客源。在我市其他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像德化县水口镇、洛江马甲镇等,人们现在所看到的青山绿水掩映下的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房,除了用以提升村民居住品质,未来也都将考虑发展成为景区特色旅馆。

    “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造城’,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就业和生活需求,让他们在充分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高品质生活。”陈仲生的话说出老百姓的心声。         

来源: 泉州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