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学期开始,一年级新同学许玥婷和家长许钦向走进安溪县第七小学,为该校丰富多样的班级特色而感叹不已:“小小茶博士”、“诗盈画室”、“音乐坊”、“环保小达人”……教室门前这些个性鲜明的班名、班标吸引了众多家长的注意。
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该校校长李万春介绍,目前,全校33个教学班全部完成特色评定及授牌工作。“一班一品让学生在习得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兴趣、形成品格,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走进命名为“象棋中队”的三年3班,班级活动别开生面:“车、马、炮、将、士、相、兵、卒”是学生自己争取来的“身份”,日常学习生活中,“兵”无力时“将”派“车”拉一拉,“马”犯困时“炮”来帮一帮……班主任吴水生感慨: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安溪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框架拉大,人口总量增加,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在农村,学校开展新一轮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迅速提升。在此背景下,全县中小学校努力挖掘和培育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全县中小学校特色化办学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在具备优质办学硬件后,如何提升办学软件,是全县各学校奋斗的目标。”该县教育局分管负责人苏杷木认为,提高办学水平、丰富办学内涵、突出办学特色要靠特色发展;有了特色,学校的生存才有“脊柱”,才能获得持续前行的力量。(苏连锦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