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溪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2|回复: 1

[安溪新闻] 安溪一小学与祠堂共用操场 家长担心会影响到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祠堂与学校共用操场

      早报讯 (记者陈彦琳/文 王盼琛/图)安溪县感德镇尾厝村碧霞希望小学(以下简称碧霞小学)有一个特别的“邻居”——一座祠堂。去年年底开始,祠堂扩建,祠堂的范围延伸到学校前的操场。学生家长担忧,学校布局被破坏,影响学生的活动空间,而且祠堂的祭祀活动也会打扰教学。

      村民:

      祠堂扩建殃及学校操场

      昨日,记者来到碧霞小学。一栋两层的教学楼矗立在半山腰。教学楼前有一片空地堆着石块,一个升旗台,学生们说,这里就是学校的操场。教学楼对面,另一栋相向并列的楼房是尾厝村村部所在,也是学校的宿舍。面向山体一侧角落,祠堂“吴盛堂”夹在两栋楼房之间。

      记者看到,祠堂扩建部分的水泥基底已经打好,空地上还堆着一些木条和石块。祠堂扩建部分占用了学校操场的部分地盘。祠堂大门紧闭,没有人员出入。在祠堂靠近教学楼一侧的外墙,碧霞小学的校务公开栏就设在此。祠堂另一边的瓦房则是碧霞小学的食堂。

      四年级学生小明(化名)说,有时候上课会听到鞭炮声。平时,体育课就在楼下操场,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活动。小明说,“同学们一般都在操场上玩,大家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感觉。”

      村民姜先生的孩子是碧霞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说,祠堂扩建占了学校的地盘,整个操场都堵了,学生们没有锻炼的场所;此外,每逢祭祀活动,鞭炮、烟火产生的浓烟和噪音也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校方:

      对教学并未造成影响

      碧霞小学校长吴朝顺介绍,碧霞小学原来叫尾厝小学,原本的教学楼横亘在另一侧。教学楼周边包括现在的祠堂所在地都是一些古大厝。后来,古大厝改建,村民迁出,吴氏宗亲便在古大厝的旧址上建了祠堂。而尾厝小学教学楼年久失修,2005年,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蔡尚楷出资20万元兴建碧霞小学,学校于2006年2月竣工。

      “我们学校的操场与祠堂的广场是共同使用的,”吴朝顺表示,祠堂对于学校的教学并未有很大影响。学校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共有50多个学生。祠堂的祭祖活动一年一次,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八。“那时候学校已经放假了。去年吴氏宗亲修谱时,那天也是周末。这种活动七八十年才会碰到一次。”

      学校与祠堂毗邻会受影响吗?吴朝顺说,“这是宗族性的东西,也是很多村民的信仰,学校不好干涉。”吴朝顺认为,现在学校不好搬,祠堂也不可能搬,只要不受什么影响就好。

      祠堂:

      “若不能建就不建了”

      据介绍,祠堂扩建由吴氏宗亲老人会负责筹措。昨日,记者联系上吴氏宗亲老人会其中一位负责人吴先生。他介绍,祠堂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了,只是现在的祠堂是后来再建的。“当时只建成了上基,下基一直没有动工。我们这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建设祠堂。”吴先生说,去年趁着学生放假,祠堂扩建工程才开始动工。今年学生上学后,工地就停工了。

      虽然学校与祠堂共用一个操场,但吴先生认为祠堂已经尽量减少对学校日常教学的影响。吴先生称,“工程将等到学生放假再进行,若不能建就不会再扩建祠堂”。尾厝村文书吴南生称,这块地皮的所有权,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祠堂,而是村里集体所有。

      部门:

      已要求对祠堂进行整改

      安溪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了解此事后,已经发函给感德镇政府,要求由当地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对祠堂进行整改。“祠堂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必须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摆在第一位。”

      感德镇党委书记陈钦洲表示,宗祠扩建应协调好各方关系,避免引起纠纷,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他们将派工作人员了解此事,合情合理合法解决宗祠与学校教学的矛盾。

             来源:泉州网
发表于 2012-4-1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规划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